破伤风治疗有如下目的:
破伤风患者应注意避免声光刺激,病情较重者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辅助呼吸。
急性期破伤风患者出汗多,能量需求高,须进行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肌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可中和未与神经结合的破伤风毒素,但不能杀灭伤口中的破伤风梭菌,也不能去除已经和神经结合的破伤风毒素。
为了防止污染的伤口或损伤的组织感染破伤风梭菌,所有伤口均应及时清创,即清除伤口的污垢、异物和损伤组织。清创前可将适量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浸润注射于伤口周围的组织中。
在破伤风的治疗中发挥辅助作用,可给予抗生素以抑制伤口中的破伤风梭菌增殖。推荐的一线用药有甲硝唑和青霉素。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镇静镇痛和肌松治疗用于纠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供选择的药物有苯二氮?类药物、硫酸镁、巴氯芬、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维库溴铵、吗啡、芬太尼等。
苯二氮?类药物是控制破伤风肌肉痉挛的标准治疗方法,较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和咪达唑仑。建议联合使用镇痛治疗,可以使用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对于严重的破伤风,即使大剂量的苯二氮?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仍然可能不能有效控制肌肉痉挛,这时可能需要肌松治疗,可以选择维库溴铵、泮库溴铵、罗库溴铵、阿曲库铵等。使用肌松药物前必须有创机械通气支持。
硫酸镁用于破伤风的治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建议联合苯二氮?类药物和神经肌肉阻滞剂以控制肌肉痉挛。但目前在临床上并不推荐常规使用。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造成病人深度昏迷。用安定(5mg口服,10mg静脉注射,每日3~4次)控制和解除痉挛,效果较好。也可用巴比妥钠(0.1~0.2g,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15ml口服或20~40ml直肠灌注,每日3次)。
2.病情较重者,可用氯丙嗪5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从静脉缓慢滴入,每日4次。
3.抽搐严重,甚至不能作治疗和护理者,可用硫喷妥钠0.5g作肌肉注射(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用于已作气管切开的病人,比较安全),副醛2~4ml,肌肉注射(副醛有刺激呼吸道的副作用,有肺部感染者不宜使用),或肌松弛剂,如氯化琥珀胆硷,氯化筒箭毒硷、三磺秀铵酚、氨酰胆碱等(在气管切开及控制呼吸的条件下使用)。如并发高热、昏迷,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口服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四)防治并发症 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强烈的肌痉挛、出汗及不能进食等所引志的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如缺水、酸中毒等。对症状较轻的病人,就争取在痉挛发作的间歇期间自己进食。对症状严重、不能进食或拒食者,应在抗痉挛药物的控制下或作气管切开术后,放置胃管进行管饲。也可作全胃肠外营养。
青霉素(80万~100万U,肌内注射,每4~6小时1次)可抑制破伤风杆菌,并有助于其他感染的预防,可及早使用。也可给甲硝唑50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1g,直肠内给药,每8小时1次,持续7~10日。据文献报道,甲硝唑对破伤风的疗效优于青霉素。此外,还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抽搐频繁而又不易用药物控制的病人,尖早期作气管切开术;病床旁应备有抽吸器、人工呼吸器和氧所等,以便急救。
如果有新的外伤,怀疑再次感染破伤风,应该...
破伤风是一种厌氧菌,因为伤口比较深,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