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的治疗原则是重视基础治疗,依据病因和临床分型选择药物疗法或报警器唤醒治疗等。基础治疗需要贯穿治疗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作息餐饮调节、排尿行为治疗、觉醒训练与心理治疗等。
家长必须正确认识遗尿的病因,意识到遗尿不是患儿的过错,避免指责患儿,鼓励患儿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患儿树立治疗的信心,减轻患儿心理负担。
治疗导致遗尿症的原发疾病,原发疾病治愈,遗尿症状常随即缓解。
安放在床铺或内裤上,当遗尿发生有少许尿液漏出时即可同步发出声响或震动的警示,从而唤醒患儿感受尿意起床排尿。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是目前治疗遗尿症推荐应用的一线用药,尤其适用于有夜间多尿的患儿。睡前1小时服药,服药前1小时和服药后8小时应限制饮水,睡前提醒患儿排空膀胱。个别患儿可有头疼、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适用于膀胱容量小或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儿,常用药物包括奥昔布宁、托特罗定、消旋山莨菪碱和索利那新等。
患儿常有口干、便秘和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期间,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排尿、排便情况,以及是否伴有发热等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征象,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目前不作为治疗遗尿症的一线用药,只适用于遗尿报警器、去氨加压素和抗胆碱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常用药物主要为丙咪嗪。
患儿常有口干、便秘、排尿困难、恶心、失眠及情绪改变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晕厥、心悸、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心脏毒性不良反应,因此服药时剂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指将双腔测压尿管置入患儿膀胱内,当患儿膀胱收缩时,医生可通过显示仪器发现并嘱咐患儿收缩盆底肌,从而抑制逼尿肌收缩,通过反复训练,教会患儿如何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
该方法适用于教育引导药物疗效不佳的患儿。对膀胱尿道功能紊乱,特别是合并有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的遗尿症患儿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此外,该治疗方法需要患儿有一定的依从性和理解力,适用年龄较大的患儿。
该方法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的遗尿症患儿,安全、无创、不良反应少,但整体的治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