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包括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研究显示,饮食治疗大约可以降低血尿酸70~90 μmol/L。
当患者的尿pH值小于6.0时,需要碱化尿液,可服用碳酸氢钠,并在服用过程中复查尿液pH值,将尿pH值维持在6.2~6.8最为合适。但不宜剂量过大及长期应用碳酸氢钠,否则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此外,高血压患者谨慎服用碳酸氢钠,因其可使血压升高。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以下治疗方案和药物建议由医生综合评估后、且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主要根据患者血尿酸增高的原因选择相应药物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主要是控制原发病、促进尿酸排泄、避免使用升高血尿酸的药物。
血尿酸控制目标:血尿酸<360 μmol/L,对于有痛风发作或痛风石形成的患者,血尿酸<300 μmol/L。
确立痛风诊断的患者,待急性症状缓解(≥2周)后开始降尿酸治疗;也可在急性期抗炎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开始降尿酸治疗。并且研究证实,持续降尿酸治疗比间断服用者更能有效控制痛风发作。
常用的增加尿酸排泄药物包括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等。此类药物应用时需碱化尿液,对于已有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定期监测清晨第一次尿pH值,将尿pH维持在6.2~6.9,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 ml以上,注意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
对于已有尿酸性结石形成或24小时尿尿酸排泄>600 mg者,增加尿酸排泄有可能造成尿路阻塞或促进尿酸性结石形成,属于相对禁忌症。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常用的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服用时需多饮水,碱化尿液。
别嘌醇常见不良反应为过敏、肾功能不全增加重度过敏发生的危险,应注意监测,还可产生肝损害、血细胞进行性下降、腹泻、头痛、恶心和呕吐。
常用的促进尿酸分解药物包括培戈洛酶、拉布立酶,用于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化疗所致的高尿酸血症。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溶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氯沙坦用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非诺贝特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伴有高尿酸血症患者。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目前暂无确切的应用于临床的前沿治疗方法及药物。
尿酸高和高尿酸血症基本是一个意思,需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