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dysmenorrhea)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剧烈疼痛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往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6.8%~81%,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疼痛阈值差异及临床上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使得人们对确切的发病率难以评估。
不同年龄段发生率不同,初潮时发生率较低,随后逐渐增加,16~18岁达顶峰,30~35岁时下降,生育期稳定在40%左右,50岁时在20%左右。
又称功能性痛经,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
又称器质性痛经,指由盆腔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
有疼痛,但不影响日常活动,工作很少受影响,无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很少用止疼药。
日常活动受限,对工作有一定影响,少有伴随症状,需用止痛药,且止痛药有效。
疼痛使日常活动及工作明显受限,全身伴随症状明显,止痛药效果不好。
不同类型的痛经病因不同,原发性痛经主要与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继发性痛经与盆腔器质性疾病有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
患者主要表现为在月经来潮前或来潮时出现下腹部疼痛,有些患者的疼痛会逐渐减轻,而有的则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医生会检查生殖器官是否异常,并寻找是否有可疑感染的迹象。
原发性痛经者,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有时可见子宫发育不良、子宫...
痛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情以保证身心健康,戒烟戒酒、经期避免受凉、需遵医嘱服用药物等均可以缓解痛经。同时要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也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不同类型的痛经,其治疗方法不同。
原发性痛经者,月经期腹部的轻度不适可通过心理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缓解;当疼痛不能忍受时,可以口服药物以减轻疼痛,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有少量阴道出血及下腹痛等症状,和痛经相似,需要鉴别。
但是异位妊娠患者多有停经史,妇科...
痛经本身不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但可能会干扰学习、工作和社交活动。导致继发性痛经的病因可能会引起并发症:
需要做个妇科B超,如果有问题的话,就需要...
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