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目的是阻止基础病因介导心肌损害、有效控制心衰和心律失常、预防猝死和栓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所谓急性期通常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时期,应及时就诊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治疗,尽快缓解心衰症状。
寻找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具体包括控制感染;严格戒烟、戒酒,避免对心脏有害药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内分泌疾病或自身免疫病;控制体重,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改善营养失衡等。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针对扩张型心肌病病因治疗: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学治疗。
针对心室重构进行早期药物干预治疗:主要药物有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目的是减少心肌损伤和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成年心衰患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
针对心衰病理生理机制治疗: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利钠肽系统的异常激活。主要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治疗目的是降低心衰患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针对体液潴留的治疗:合理使用利尿剂,限制盐的摄入。主要药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治疗目的是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衰症状,改善预后。
经常规药物治疗心衰症状不能缓解者,可考虑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有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如β受体阻滞剂等。
对扩心病伴有房颤或有栓塞病史的患者,无抗凝禁忌证时,可考虑接受口服抗凝治疗。其目的在于预防血栓形成、防止栓塞。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等。
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对新近诊断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具有免疫调节和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心衰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用于窦性心律且QRS≥150ms伴随左束支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后仍持续有症状、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35% 的患者。
作用是对于存在左右心室显著不同步的心衰患者,可恢复正常的左右心室及心室内的同步激动、减轻二尖瓣反流、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式氧合器、氧合支持和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适用于扩张性心肌病终末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休克等状态,为心脏移植术前过度准备。
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尤其是抗心肌抗体)有关。
阻止抗体致病作用的治疗:
免疫学治疗整体治疗措施:
适应于利尿剂抵抗、近期液体负荷明显增加。
禁忌证有低血压,合并全身性感染,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升高等表现,血肌酐≥3mg/dl(265μmol/L),需要透析或血液滤过治疗,有肝素抗凝禁忌证。
作用是减轻扩张型心肌病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容量负荷,缓解心衰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对利尿剂抵抗或顽固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急性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左心衰竭、心脏术后无法脱离体外循环机者、心脏移植前的短期过度治疗。
LVAD是在左心室不能满足系统灌注需要时,给循环提供支持的心脏机械性辅助装置,以维持增加体、肺循环,保证和改善组织灌注,减少心肌耗氧,使衰竭的心脏得以恢复功能或暂时替代心脏功能等待移植。
在未来晚期心衰患者的数量将远远大于可供心脏移植的供体数量,左室辅助装置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建议患者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多注意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