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根据痴呆分类不同,治疗原则不同。变性病性痴呆,病程大多不可逆转,目前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患者病情的进展为原则。非变性病性痴呆,及时针对原发病治疗,痴呆可能被逆转。
此外,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特别关注痴呆患者急性期的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有第一代典型药(如氯丙嗪)和第二代非典型药物(如氯氮平、喹硫平),此处主要介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控制激越及攻击行为,以及精神病性症状。
多数情况下一般采用逐渐加量法,从低剂量开始,缓慢增至有效剂量,尽量使用最小剂量。长效药物可帮助患者减少复发,激越明显者可选用镇静作用较强的药物。
可能出现体重增加、血糖及血脂异常、低血压、口干、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全身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或甲状腺功能减退、闭角型青光眼等禁用该药物。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白细胞过低者慎用。
此类药物种类繁多,除常见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新型抗抑郁药物外,还有传统抗抑郁药物,具体药物诸如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瑞波西汀、吗氯贝胺、阿米替林等。
可治疗抑郁状态的痴呆患者,且对痴呆患者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如焦虑、多疑、强迫症状有一定效果。
该药疗效持续时间较长,大多只需每日给药1次即可。
可引起恶心、腹泻、不安、失眠、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但多为一过性的。
对于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可使用该药物,但应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一起使用,否则容易出现5-羟色胺综合征。
主要为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氟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奥沙西泮等。
该类药物主要针对痴呆患者的睡眠障碍、焦虑和易激惹症状。
开始时可用小剂量,3~4天加到治疗剂量。若患者有持续性焦虑和躯体症状,以长半衰期药物为宜,若呈波动形式可选短半衰期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多见于老年或肝脏疾病者,常见有嗜睡、过度镇定、智力或记忆力受损、共济失调等。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青光眼、重症肌无力、妊娠前三个月者禁用。
此类药物久服可产生依赖性,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老年、儿童、分娩前或分娩中者慎用。
主要包括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等,此类药物提高乙酰胆碱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胆碱酶抑制剂多见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中,但在临床上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痴呆,如帕金森合并痴呆、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等。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减慢、睡眠障碍。
常见的药物为美金刚,多用于中重度阿尔茨海默患者,通过调节谷氨酸能活性改善认知功能,但其对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以及路易体痴呆的疗效较小,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临床上也可与胆碱酶抑制剂合用,常见的副作用为头晕。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应用音乐治疗有助于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师将指导痴呆患者如何应对疾病并指导患者在疾病状态下的生活技能,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因行动不便或疏忽等原因导致跌倒、外伤等,同时为痴呆的病情进展做好准备。
患者可与宠物共同生活,如猫、狗、兔子,宠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异常。